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发布机构
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日期
2022年07月20日
分       类
人大建议结果
文       号
苏人保办〔2022〕97号

对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143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 2022-07-20 13:26 来源: 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访问量:
【字体:

郑文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助力制造企业吸引外来务工人员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极为重要的“动力性”资源,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无论是成长还是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和人力支撑。2022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范围多点散发,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利因素有所增多,全市相关职能部门坚持疫情防控和服务企业促发展并举,在政策纾困、服务用工、困难帮扶等方面持续发力。市人社部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要求,迅速成立“抗疫情、稳就业企业用工服务复工复产工作专班”,形成“1+4”专班工作机制,即1个专班加企业需求调查、人力资源供给、线上招聘服务、重点群体帮扶4个工作小组。通过持续关注企业用工需求、强化人力资源供给、推进线上招聘服务、帮扶困难群体就业,全力推进全市企业顺利复工复产,促进人力资源平稳有序流动。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联系服务重点企业7788家,共实际解决用工缺工8.57万人。同时,进一步延长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缓缴期限,将缓缴政策放宽至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发放企业稳岗返还资金12.55亿元,惠及企业21.1万家,涉及员工262.73万人;向2845家企业发放春节稳岗留苏补贴,涉及人员9.1万人,补贴金额达4775.22万元。依托全市各级人社部门线上招聘平台,形成覆盖面广、信息量全、时效性高的线上招聘体系,结合“空中宣讲”“直播带岗”“云面试”等线上服务模式,积极开展线上招聘服务,进一步为供需双方拓宽对接渠道。全市各级人社部门共组织线上招聘会326场,共有10323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8.42万个。

一、已开展工作

1.全力扩大招工用工渠道。苏州就业部门放眼全国,主动出击,以创“就业创业首选城市”为契机,与安徽、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江西、湖北、云南、贵州、四川等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深入开展跨地区劳务协作交流。市就管中心在原有200多家劳务合作基地的基础上,覆盖范围不断向远端、向基层延伸,深入到中西部省、市、县、乡、村更为广袤的土地,开拓更加丰富多样的劳动力资源,让东西部劳务合作空间更加广阔,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苏州各级就业部门共开展劳务对接190次,新增劳务合作基地144个,新签劳务合作协议144份。

2.全面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苏州提出“建设劳动者就业创业首选城市”,要让苏州成为外来劳动者“最能融入、最被关爱、最有成长”的就业创业“首选城市”,重要内容之一就是2年内新增100所全国职业(技工)院校与苏州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苏州就业部门通过加快推进与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对接,搭建企业与输出地的合作平台,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模式,为广大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用工服务保障。2020-2021年,全市新增校企合作基地197个,超额完成既定目标。

3.全力开展多元用工服务。在公共服务的基础上,推出更加个性化、精准化和更具实效的“升级版”服务举措,成为企业安心发展的“保护之盾”。通过对重点企业开展大走访,调研企业用工需求、经营难点等实际问题,建立专人挂钩联系制度和重点企业缺工报告制度;开展“一企一策”用工跟踪服务,对企业报告的缺工情况和用工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和原因分析,及时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2021年全市各级就业服务部门为5.85万家企业提供了用工服务,推介劳动力15.73万人,提供咨询指导7.85万次;为219家企业提供“一企一策”跟踪服务419次,解决用工1.96万人。

4.全面提升人才质量管理水平。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相关产业人才培养工作,全面推广首席质量官制度,并把这一制度作为强化质量强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重要抓手。2021年举办四期市级首席质量官线下培训工作,共培训学员582名,目前已有7759家规模以上企业、15881家中小微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结合疫情防控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要求,依托苏州质+在线服务平台,上线质量教育相关课程,助力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2021年线上共计培训8328人次,为企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5.大力拓展预防性体检机构资源。目前,苏州大市范围内承担预防性体检工作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共计202家,各区县分布均衡,可满足我市市场从业人员的体检需求。同时,卫生健康部门持续加强对从事预防性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管理力度,落实日常监督检查,对工作不负责任的、预防性健康检查流于形式的,坚决予以查处,确保健康检查工作有效开展。

二、下步工作打算

1.持续开展“产业链重点企业大走访”。由市领导带队,多部门联合走访调研产业链重点企业,及时了解企业订单、用工情况,对企业反映的典型问题和重点问题,及时会商会办、重点研究,坚定企业发展信心,助力高水平构建具有苏州特色的产业创新集群。

2.加快产业高端人才聚集引进。根据《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实施方案》,将生物人才聚集工程列为十项主要任务之一,加快本地高校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引导苏大苏州医学院、西浦慧湖药学院学科发展方向与本地产业紧密结合,加快南大医学院科技城临床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南医科大姑苏学院建设,支持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建设。支持与国际、国内知名高校合作,在苏设立分部、分校,推动高校与周边产业载体园区形成互动。

3.进一步向外拓展人力资源合作渠道。积极主动对接劳务输出地资源,将劳务基地向甘肃、宁夏、云南等输出意愿更强的省份拓展,提高组织化劳务协作实效性。每年邀请与我市用工匹配度高、合作前景好的省、市人社部门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我市各市区、重点企业开展合作对接。

4.进一步强化用工需求服务和人才储备。持续做好“一企一策”用工跟踪服务,针对企业报告的缺工情况和用工需求,提供用工指导、用工推介、招聘对接等针对性服务,对经常出现用工变化异常的企业开展指导服务,引导其提高用工稳定性。引导职业院校开展产教、产学合作,每年举办1-2场校企合作交流活动,邀请职业院校代表来苏与我市企业洽谈交流,精准高效务实推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5.进一步引导企业改善用工环境和薪酬福利。鼓励企业推进智能化机械化,降低对密集劳动力的依赖,实现岗位的优质化,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工资收入,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提供丰富而有特色的业余文化活动,增强劳动者对企业的情感黏度,体现企业的人文关怀。

6.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劳动者归属感。通过发放补贴、奖励等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稳定用工;大力发展政策性租赁用房,完善上下班交通路线,降低劳动者生活成本;为外来务工人员落户、就医、购房、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和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增强苏州的吸引力和劳动者的归属感。

郑文杰代表,您的宝贵建议,为我们如何更好的助力制造企业吸引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将充分汲取并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7月20日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