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发布机构
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日期
2019年05月17日
分       类
政协提案结果
文       号
苏人保办〔2019〕27号

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316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 2019-05-17 09:29 来源: 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访问量:
【字体:

张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将我市打造成智能制造业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议》已收悉。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我市人才工作的关心、帮助和大力支持!

您在提案中对我市在培养智能制造技能人才和基地建设的工作中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对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了参考思路。您的建议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编制市级“行业、企业权威技术技能认证名录”,给予优惠政策;二是扶持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给予资金支持;三是对规模以上企业开展智能制造岗位技能培训,给予资金补助;四是进一步畅通校企合作渠道,培养智能制造人才。

收到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与市教育局、市工信局等相关会办单位和部门积极会商,初步拟定了答复意见,并于5月14日与您见面,充分交流沟通,听取您的意见和建议。现结合当前和下一阶段的工作,对您的提案答复如下:

一、关于编制市级“行业、企业权威技术技能认证名录”,给予优惠政策的建议

一是编制苏州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对领军人才创办的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重点行业领域的民营规模以上企业以及各县市、区重点推荐的优秀中小微企业,在引进具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且专业符合当年度《苏州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的人才,可分别申报6-12万元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资助。在人社部门编制的《苏州市2018年度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中,对先进制造业人才需求趋势做了分析,特别强调伴随着全球工业自动化发展趋势,智能化生产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涉及到的先进制造业领域,明确将智能装备制造列入其中,并对算法工程师、人工智能工程师、机器人工程师、制造执行系统开发工程师、电子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等做了详细的岗位分析和紧缺指数描述。

二是制定发布苏州市高技能人才紧缺职业(工种)目录。根据苏州市产业结构、企业需求的调整,鼓励各地、各单位培养市场紧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人社部门于每年二季度公布当年苏州市高技能人才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并根据前一年的高技能人才紧缺职业(工种)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政府奖励申领,对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按照标准给予个人奖励,对参与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的单位,按照高级工及以上人才培养量给予单位奖励。

三是积极实施人才乐居工程。《苏州市人才乐居工程实施意见(试行)》已出台,对符合条件的顶尖型、领军型、拔尖型、骨干型和储备型5类人才,给予“乐居购房贴”、“乐居租房贴”、“乐居直通车”等6项乐居政策支持。其中,符合各地紧缺专业目录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符合各地紧缺工种目录和相关条件的高技能人才被列为储备型人才,对此类人才购买首套自住住房,可不受户籍、个税和社保缴纳时限等限制。

二、关于扶持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给予资金支持的建议

一是建设市智能制造融合发展中心。目前,工信部门正负责筹备建设该中心,建成后将成为面向全市制造业企业提供智能制造人才培训、装备体验、技术展示、解决方案和金融对接等功能的市级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届时将依托中心作为我市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实训基地,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协会和高校等机构,围绕智能制造创新人才、专业人才,开展适应现代制造业发展需求的培训,为企业培养和输送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专业操作技能的智能制造人才,完善我市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生态链。

二是强化院校培养基础作用。2018年出台了《关于加强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支持在苏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职教理念、职教模式、培训项目,优化专业设置,开展智能制造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全市高校、职业院校主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相继开设机器人、物联网、云计算等智能制造领域相关专业,成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坚实基础。

三是加快各类平台载体建设。鼓励企业与学校开展智能制造实训平台建设。工信部门对通过考核并命名的“苏州市智能制造人才实训基地”一次性给予50~100万资金支持;对引进或合作的重大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可按“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支持。人社部门积极落实2016年出台的《姑苏高技能人才计划实施细则》,苏州市范围内符合条件的行业协会(组织)、生产型企业、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等均可申报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建立“苏州(工业园区)智能技术公共实训基地”、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机器人技术公共实训基地”,均为智能制造方向。“十三五”期间,拟每年新增10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对新认定的市级公共实训基地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每年对市级公共实训基地进行积分制绩效考核,对考核优秀的公共实训基地给予20万元奖励,考核优秀比例不超过10%。同时,对获评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的单位按上级奖励资金的50%给予配套奖励。

三、关于对规模以上企业开展智能制造岗位技能培训,给予资金补助的建议

根据人社部关于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工作部署,在企业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对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的企业,以新招用和转岗人员为培养对象,按规定给予每人每年不低于4000元的培训补贴。我市将根据省厅相关要求部署,做好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调动企业、院校、劳动者的积极性,并健全政策措施,制定具体操作办法,让企业、院校、劳动者真正受益。

四、关于进一步畅通校企合作渠道,培养智能制造人才的建议

一是开展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总结分析产业领域应用技术人才结构需求,探索人才培养的建设和实践体系,为政府相关部门提出人才引进及人才培养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为苏州地区院校相关专业的开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和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二是完善校企合作体系机制。进一步落实《苏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建立了市级经教联席会议制度,相关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及院校,相通信息,交流研讨,加强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对接。成立了16个市级专业性职业教育集团,其中包括现代装备制造,为密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区域合作提供了舞台,为开展多校多企集群式合作创造了条件。出台《关于推进苏州市职业院校企业学院建设的意见》,引导各职业院校以文化育人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学院建设,培养有特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紧跟互联网发展的潮流,运用市场化手段,建设了“苏州市校企合作服务平台”并持续完善,百所院校、千家企业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进行交流合作。以上一系列的举措使我市的校企合作不断朝纵深发展,涌现了一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组合和定点实习企业,企业对职业院校的参与度、支持度和满意度不断提升,校企协同育人的格局逐步形成。

三是深化职业(技工)院校校企合作。苏州技师学院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为目标,布局培养智能制造人才专业发展大格局,将已有专业向智能制造方向整合,成立智能制造系。专业内容也随需求不断拓展,包括自动化、柔性制造、工业机器人、生产管控系统等,完善智能制造专业群。分两期投入资金5千万元建设智能制造校企联合实训中心,第一期资金投入约3千万元,以现代先进智能制造设备、工业机器人技术为主要内容。智能制造系引进德国培养模式,开展中德合作办学,开设机电一体化IHK专业和工业机器人HWK专业,中德班的教学全部使用德方教材、德国标准,每学期末由德方专家负责考核,保证了学生毕业时既有技能优势又有语言优势,实现高质量就业。

张宁委员,您的宝贵建议为我们完善和创新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我们将充分汲取并融入到下一步的工作中。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人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望批评指正。

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9年5月17日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