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发布机构
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日期
2022年07月20日
分       类
人大建议结果
文       号
苏人保办〔2022〕91号

对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219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 2022-07-20 13:32 来源: 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访问量:
【字体:

杨怡芳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我市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关心、帮助和大力支持!你们的建议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建设密切对接产业的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二是根据产业需求促进学校专业结构优化;三是发挥公共实训基地技能人才培养效能;四是打造品牌树立典型营造社会氛围。

一、关于建设密切对接产业的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议

一是科学制定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不断优化职业院校专业结构布局的原则,根据学校专业发展及实训基地建设情况,结合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编制专业群及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强化区域统筹,避免重复建设,力争实现同一区域内各职业学校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差别化竞争。建成省现代化专业群53个,省现代化实训基地29个,省智慧校园13个。强化专业建设,15个大类专业覆盖了全市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重点服务业,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基本吻合。人才培养质量保持高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5%以上。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班主任基本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成绩一直位列全省前茅,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总数省内领先。

二是支持企业院校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平台。鼓励企业依托职工培训中心等建设市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对新认定的市级公共实训基地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考核优秀的公共实训基地给予20万元奖励,考核优秀比例不超过10%。同时,对获评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的单位按上级奖励资金的50%给予配套奖励。目前已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家、省级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11家、市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75家。

二、关于根据产业需求促进学校专业结构优化的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制机制。2014年7月,印发《苏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这是省内首个校企合作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有助于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规范、管理、扶持、引导校企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2017年底,出台《苏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管理办法(试行)》。2021年,我局牵头起草了《苏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施细则》,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建立生态发展机制。

二是整合多方资源,搭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平台。职业院校以主干专业为龙头,以行业为支撑,以企业为依托,牵头成立职教集团,筑牢产教协同“命运共同体”。苏州现有18个职教集团,江苏艺术设计职教集团、苏州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等成功入选教育部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名单。苏州市职业大学、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和苏州凡特斯测控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共建了博众•凡赛斯自动化学院,并被纳入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张家港市建立了江苏扬子江职业教育集团,拥有28家跨区域会员学校以及18家会员企业。苏州共有38个企业学院纳入市级优秀企业学院建设库。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中高职院校,结合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契机,与地方政府与行业协会合作,重点打造企业(产业)学院。

三是强化校企合作,全面推行学徒制培养。重点在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发展领域,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通过企校合作、工学交替方式,组织企业在职职工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培训计划,将学徒培训层次拓宽到高级技师,对开展新型学徒制培养的根据培训层次给予企业每人每年4000元-8000元的学徒制补贴。探索英国现代学徒制“常熟模式”。以奇瑞捷豹路虎中英现代学徒制为引领的一批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整合学校和企业资源,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内涵,通过机制构建、学徒选拔、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基地建设、考核评价六项工程,创新“政府引导,校企一体,学徒共育”的深度合作机制,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常熟模式”。常熟市被江苏省教育厅命名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县市”。

三、关于发挥公共实训基地技能人才培养效能的建议

一是发挥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技能人才培养作用。将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纳入市级高技能人才重点建设项目,评审条件涉及规范管理、培训能力、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等方面,支持引导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成效好的企业、院校申报,建设一批紧贴产业需求、地域特色鲜明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形成以点带面的公共实训网络。

二是发挥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技能人才评价作用。按照“统筹规划、择优遴选、合理布局、属地管理”的原则,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第三方评价机构备案实行分级管理,今年起,我市支持公共实训基地可向所属县级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备案,在属地内根据基地获评的建设方向开展等级不高于三级(高级工)的社会化评价。指导各地加强对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第三方评价机构的日常监管,制定第三方评价质量监管制度,强化责任担当,做到外部督导全覆盖。

四、关于打造品牌树立典型营造社会氛围的建议

一是建立技能人才激励表彰机制。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新时期苏州职工精神,在评选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等过程中,坚持向一线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倾斜的原则,不断提高一线职工比例。苏州市致力于打响“吴地工匠”系列竞赛品牌,为技能人才搭建比武练兵和展示的舞台。“吴地工匠”竞赛品牌在主管部门、行业企业、劳动者中的影响力不断提高,仅2021年,全市举办了81场市级职业技能竞赛,涉及近百个职业(工种),1.27万名参赛选手通过竞赛“绿色通道”提升职业技能等级,产生30多名“苏州技能大奖”、200多名“苏州市技术能手”。每两年举办“苏州技能英才周”,形成了从市、省状元赛到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的竞赛体系,不断放大“以赛促训、以赛促培”效应。

二是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双向贯通。2013年,苏州市在全国率先开展技能人才职称评审工作,制定出台《苏州市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办法(试行)》,初步实现了专技人才与技能人才评价的双向贯通。2021年,聘请了95位既懂技术、又善技能的“两栖”专家,专门组建了苏州市高技能人才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这是全国首个为高技能人才组建的职称评审委员会。截至目前,累计共有1600余名技能人才获评职称。

三是宣传典型营造社会氛围。2022年起打造“技能苏州•匠心之城”宣传矩阵,在媒体平台对高技能人才政策、职业技能竞赛、高技能人才典型等内容进行大力宣传,发挥江苏工匠、姑苏高技能领军、苏州技能英才周等高技能人才品牌效应。联合苏州电视台拍摄今年“五一”系列节目《大城工匠》,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开展政策宣导、典型选树,全方位营造技能成才、技能致富、技能报国的浓厚氛围。

杨怡芳等代表,你们的宝贵建议为我们进一步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我们将充分汲取并融入到下一步的工作中。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市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支持!

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7月20日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